王挥春重彩,中国的语言,世界的颜色

2020-07-23 11:50:07 来源:互联网 阅读:-
【摘要】中国画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宏观的社会环境对于艺术创作和文化繁荣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纵观中国历史上的艺术创作的高峰时期,无不是民族繁荣、社会强盛。中国画到

中国画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宏观的社会环境对于艺术创作和文化繁荣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艺术创作的高峰时期,无不是民族繁荣、社会强盛。中国画到了清末,由于当局的闭门锁国,国运日衰,艺术创作也同样自封自闭。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民族又一次屹立在世界东方,用东方的眼睛去读世界,以世界的思维增益中华,开放的中国,既要融合世界和时代,更要详述中国和华夏。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意识表现手段,他可以突破语言、突破空间而表达人类心灵的共鸣,让中国的主流的艺术跟随时代的脉博和世界的视角,成为新时期艺术创造、创新的主题。人体素描、油画色彩从西方的手段和形式与传承统书画进行中西的撞碰交融。

徐悲鸿、刘海粟等一代美术教育家,把西方的形式和色彩引进中国的艺术,创新和思考,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绘画艺术内涵。

王挥春,一个艺术道路上的修行者,用他一生的精力和手中的画笔在探索与创新中前行。

出生在旧中国时期,目睹了这个民族几个历史时期,他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落后的欺凌,贫困的鄙视,都让他对社会和生命的主题有着不同的感受。运用画笔作为一种手段为时代强盛尽一种文化的自觉意识,画笔、画画就是他心内的表述。

王挥春敬茶拜师刘海粟现场照片

他作品中那雄壮的线条和充满激情的色彩就是一个中国人的最豪气的表现。

他早年拜著名画家汪慎生、谢艺飞为师,并在徐悲鸿主办的素描工作室系统学过素描,故王老的书画作品中描绘物,造型准确,用笔生动,显示出他有扎实的基本功。

画画技巧是形而下的,而艺术层面的则是形而上的,那就是思维、修养和境界。

1937年他拜师当代的艺术大家刘海粟先生为师,并成为关门弟子,从而在刘海粟先生的艺术思维和治学方法的影响下,艺术上有了一个新的跨越,在自己的作品中实践刘海粟先生的教诲,让画技上升为画境,让单纯的文人雅赏变成更加丰富的艺术体裁。

王挥春随老师刘海粟在黄山写生

王挥春先生和我是多年之交,亦师亦友。

我有幸拜读先生很多的作品,不敢妄评只能说一下我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我的眼中,王老的画大气、豪放、雄浑。中国画的核心在笔墨,笔是骨力墨是韵。观其画作,无论是丈余画作,还是尺牍小品,点线的表现在王老的画中表现的丰富多彩,说明对毛笔的驾驭做到了心手双畅。而他的行笔绝无拖拉造作之嫌,干涩老辣,朴厚浑圆都是那样的自然。

中国画最高境界和表现方式就是写意,而这种写意在我的理解中有两层意思。一是内容,也就是表现形式,就是描写出画面的意境,勾勒出描绘物的精神;二是手段,也就是笔法,是指用写字的笔法来画画,在王老看来这其中还蕴含着文化、思想在画面上的表现。

纵观王老的作品,他的这种“写法”就是很好的继承了“书法入画”的文人传统。在他的花鸟画中你会看到充实的中国绘画的固有范式,用一种新的思考来表现厚重博大的中国文化,用另一种方式展示东方人的自然审美观,体现了艺术创新而又自由的一种境界。站在王老的作品前,总给我们一种力量、一种激情。

中国画本质的表现就是线条、笔墨,而色彩则是其中最不看重的形式。西方人在艺术作品中用极其丰富的方法和手段来渲染绘画而表现出的真实,中国人叫写实,而色彩成为表现光和影、空间以及透视的手段,同时也体现画面的一种抽象或意象。王挥春先生早年学过素描,又画过油画所以色彩对于他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解读。而在中国画中,色不撞墨,墨与色的关系如何处理成为他探索的关键。看王老的画,用色强烈大胆,极富视觉的冲击力。

刘海粟传授王挥春技艺

开合恢宏的色块与强健的线条成为他独到的艺术表达语言,也是他独有的一种艺术风格。他画的《鹭鸶》用白色的珍珠粉,《鸡冠花》用大红色和绿色,这些画面既是一种创新形式的表现,却又是极其和谐和成熟。而从他的作品中又能让人读出一种神超物外的浪漫主义色彩,难怪他的作品在国际市场上影响极大。他把西画的这种色彩感官为中国画所服务,既不照搬,又不硬套,开拓了他的创作空间,让中国画开始了一种新的面貌,用我的话说,他的作品是中国的语言,世界的色彩。

王挥春作品拍卖现场

中国画不是单纯的表现手段,而是中华文化的承载。

古人云“书画乃文人之余事也 ”文化对于艺术形式就是艺术的灵魂。

中国人讲诗情画意,王老的画作都会让你体会到意境美、形式美、色彩美,透过画面看到那种意境,那种人文思索。从文化特质的意思上讲,中国的书画艺术是蕴含着中国文化所代表的独特的自然景观、时空意识和宇宙精神,它所表现是一种“意味”的精神载体,是建立在学识、修养之上,具有审美领悟的重构与再现。纵观王老的画,他有很多的作品都是题长款,而其语言与思想与画面的表体融合为一,不仅体现一种传统的形式美,更是艺术家借助作品表达的心声,而且更有利于观者与画家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他的这些题跋有文言、有白话,有幽默的,有严肃的,让人读来感受不一,他的文学功底和书法水平,不言自喻,这在当代浮躁的画坛是值得学习的。

现在我们画种手段分为不同画家,我不知道王老该归类于什么画家,因为他的画题材广泛,手段多样,山水、花鸟、人物且都有极高的造诣,他的这种宽博的艺术创作范围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学养分不开的。在他的画中《雄鹰》的翱翔,《三思》的闲适和《山水》的壮丽,《人物》的精神,都有那么明显的王氏风格和王氏思想。最近已近九十高寿的他,却画起了盈尺小幅,其数量之多、品味之精,让我们折服,他尚能这样勤奋,又能这样精进,我辈何如呢。

看见王老,不用言语你一定会和他的作品联系起来,耄耋老人,身康体健,膀大腰圆近一米八的身高十分魁梧,丝毫不见老年将衰的样子,说起话来,思维清晰,声音洪亮,给我们一种旷达、和蔼的感受。这些年来尽管他的作品价值不菲,但他对于公益事情从不吝啬,总能在公益活动中看见那可爱的身影。他的作品被神舟载入太空,写下人类历史上的一笔,他的作品作为国礼送给他国元首,为国家外交做出了贡献,这些是让他引以为荣的事情,在他看来,这是一个艺术家应该做的,没有什么可说的。他支持了很多贫困孩子上学,他说艺术家的责任是自觉和良知。他的这种情感和胸怀让他的艺术作品更加厚重,艺为心画,以为是也。


王挥春,1929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滦县。笔名涛石,别号翔云斋主,柏树庄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世界美术家联合会执行主席、中国延安文艺学会理事、中国画研究会研究会常务理事、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名人专家协会常务理事、原北京湖社画会会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美国内申大学特聘教授。

王挥春作品

王挥春作品

王挥春作品

王挥春作品

王挥春作品


推荐阅读:三星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