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学院学生马海波研发的铬鞣废液资源化处理装备日前在桐乡市部分制革企业中试成功,这是嘉院师生发挥专业特长和地方产业相结合的结果。
嘉兴市的制革产业历史悠长,皮革城全国闻名,但是制革企业生产无法避免使用鞣剂,进而会导致三价铬离子的污染产生,对企业而言处理他的“生产材料”苦不堪言。然而有这么一群人来自己于坐落在本土高校嘉兴学院,他们所在专业轻化工程与制革产业完全吻合,他们发挥自身特长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历时3年多,为制革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循环处理铬鞣废液的解决方案及设备。
目前,处理铬鞣废液的方案多为末端处理,也有部分企业采用鞣制后收集起来补加铬鞣剂的方案来减少处理量,但是以上的处理方案,要么成本高还浪费资源,要么导致生产的皮革品质无法得到保障,弊端较多。针对上述的问题,来自嘉兴学院的学生马海波在指导老师王亚平的指导下,先后带领团队进行企业废水采集分析,小试处理,研发了一种媒介型絮凝剂来作为絮凝种,提供一个惰性的界面来吸附铬后续在通过鞣性的恢复来达到制作制革用铬鞣剂的目的,最终实现铬的真正循环利用。
在本次试验中,他们采用的多家企业的含铬废水进行实验,最终也成功验证了循环治理的模式下的铬鞣废液处理的可行性。据了解,目前马海波团队已经申请专利对其技术进行保护,未来也有望拓展至其他重金属的处理或者是同种重金属的处理如电镀废水的处理。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