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用多项智能建造、绿色节能技术的深圳市龙华区数字智造中心工业上楼工程项目圆满完成施工,成为智能建造技术支撑赋能城市更新建造业务的新典范。作为深圳市首批、龙华区首个“工业上楼”项目,将为深圳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该项目凭借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绿色节能低碳建造,成为了深圳工业上楼项目的新引领。
项目实施过程中,成功应用了各类智能化及精细化管控装备,如自动地坪施工整平机、大型塔吊群协同作业系统、自动化钢筋加工生产线、混凝土智能布料机、管道无人机巡检系统等,实现了结构的标准化、模块化快速施工,大幅缩短了工期,并保障了作业的安全性与质量可控性。同时于现场部署了集成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通过遍布现场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现了对人员、机械、物料、环境的实时监控与智能分析,有效提升了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和精细化管理能力。
自动地坪整平提效率
自动地坪施工整平机的投入使用,改变了传统地坪施工依赖人工找平的局面。它凭借高精度的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实时感知地坪的平整度,并迅速做出调整,使地坪施工的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时让地坪施工效率提升了近50%。
大型塔吊协同节时间
大型塔吊群协同作业系统则破解了大型项目中塔吊作业相互干扰、效率低下的难题。该系统通过智能算法对多台塔吊的作业范围、运行轨迹进行精准规划和实时监控,实现了塔吊群的无缝协同。当某台塔吊需要转运物料时,系统会自动为其规划最优路径,同时避开其他塔吊的作业区域,避免了碰撞风险。据统计,应用该系统后,塔吊的利用率提高了30%以上,物料转运时间平均缩短了25%,显著加快了施工进度。
混凝土智能布料精管控
混凝土智能布料机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精准控制混凝土的浇筑位置和浇筑量,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分布,避免了漏浇、过浇等问题。它能够根据施工图纸和实时工况自动调整布料半径和角度,适应不同的施工部位需求。应用该设备后,混凝土浇筑的效率提高了40%,同时减少了混凝土的浪费,降低了施工成本,保障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管道无人巡检创高效
管道无人机巡检系统为管道巡检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以往人工巡检管道,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在一些复杂地形和狭小空间内,巡检工作难以全面开展,容易留下安全隐患。而无人机巡检系统配备了高清摄像头和多种传感器,能够快速、高效地对管道进行全方位巡检,及时发现管道的泄漏、腐蚀、变形等问题,并将实时图像和数据传输到后台,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处理。该系统的应用使管道巡检的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巡检覆盖率达到100%,有效保障了管道的安全运行。
智能平台监测助环保
对于环境管理,平台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噪声、温湿度等环境参数,当参数超过规定标准时,会自动启动降尘设备、降噪设备等,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智慧工地系统保履约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不仅实现了对人员、机械、物料、环境的实时监控,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收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分析。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平台能够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预测和评估,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例如,平台可以根据施工进度数据预测后续的施工节点,当发现可能出现延误时,及时提醒管理人员采取措施调整施工计划。
绿色节能践行可持续发展
在绿色节能方面,数字智造中心工程也走在了前列。项目采用了大量的绿色节能技术,如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高效保温隔热材料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覆盖了项目的部分屋面,有效降低了项目的能耗。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则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此外,高效保温隔热材料的使用,减少了建筑物的热量传递,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耗,为企业营造了更加节能环保的生产环境。
这些智能化装备的应用,共同推动了结构的标准化、模块化快速施工,大幅缩短了工期,同时从多个环节保障了作业的安全性与质量可控性,助力了数字智造中心项目的正式交付。未来,项目将吸引一批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该项目的成功经验也将为深圳乃至全国的工业上楼项目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工业上楼模式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发展。
据悉,建泰城市更新项目由中建八局深圳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承建,是深圳市首批、龙华区首个工业上楼试点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2.1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含2栋超高层宿舍楼,4栋高层厂房及2栋商铺。项目致力于打造高标准、高聚集、高附加值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车电子和网络通信智能终端的先行示范智慧化数字园区,为未来入驻企业提供舒适、高效、低运营成本的标杆产业平台。
推荐阅读: